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外新闻

首页   >   西外新闻   >   正文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喀喇昆仑边境上的西外戍边人于飞

来源: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7日 13:55  点击数:

“请记住5位英雄的名字: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有人以身许国,才有山河无恙!”。不久前,五位边防一线官兵的先进事迹,引发人们纷纷表达崇高敬意。在远隔边境线几千公里外的西外,也有这样一位毕业生正在祖国最西部的喀喇昆仑边境线上戍边卫国,他是我校亚非学院2020届毕业生于飞,通过特招毕业后进入陆军某野战部队,目前正在西藏阿里中印边境某地训练。因工作保密需要,无法通过照片了解真实的边境战士工作和生活情况,但依然可以感受一位戍边战士的家国情怀。

携笔从戎入国防

来自陕南农村的于飞2016年进入我校学习非通用语专业,学习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专业,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于飞始终抱着一个积极的态度,周围的同学提到他最深刻的印象也是踏实乐观,特别能吃苦。进入大四求职季后,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的于飞想找一份收入高的工作,因此没多久便找到一份在深圳大公司的工作。但是2020年突然爆发的疫情打乱了每个人的计划,也让于飞更加感受到了国家的伟大和生命的重要,同时种下了一颗想要为国家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种子。临近毕业之际,于飞已经买好了去深圳工作的机票,就在出发前一周,辅导员老师告诉他有一个机会可以发挥专业所长进入军营工作,于飞丝毫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为了能够顺利进入军营,于飞开始每天坚持跑步几公里提升身体素质,同时还练习大量的专业外语听力和翻译。经过一系列的程序,两个月后于飞顺利进入军营,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在军营完成人生的蜕变

于飞所在的营区在中印边境的西藏阿里地区,平均海拔5000多米,经常看到天空纯净碧美,但冬季寒冷而漫长,常年积雪难消,而且经常是呼啸不绝的狂风,即使穿着军大衣也仍然感到刺骨的寒冷。在这里缺氧是常态,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于飞说基本上每天都是靠氧气瓶续命,好在现在身体基本上已经适应,但平时训练时仍需要随身携带小型制氧机。他们现在驻扎的营区跟西外差不多大,每天都在做着特别规律的事情,早睡早起、整理内务、出操训练等。谈到来到军营后最大的变化,于飞开玩笑地说,“军营生活治好了自己二十年的懒惰生活和拖延情况,而且每天都会出操训练,身体壮了许多”。刚来到部队高原集训的时候,跑5公里根本坚持不下来,此时班长就会拽紧于飞的衣服带着他跑完全程,而且周末休息时班长也会陪着他继续在操场加练。于飞说从毕业到进入军营,让自己从一个迷茫的少年蜕变成了一个开始有目标、自律和敢于扛起枪的军人,最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离开家乡,驻守边疆的好兄弟。

一名普通战士的家国情怀

离开家乡,远离外面的美好世界,孤独感是不可避免的,于飞说会想家,想念父母和亲人,也会想念外面的一切。但这份孤独只能通过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化解,一家不圆万家圆,万家圆时心亦安。经常有老兵问他为什么会来部队,于飞都会半开玩笑的说是家国情怀,其实最开始只是一丝不是很坚定的家国情怀让他向往部队,而现在真正成为一名军人,明白身负的责任和使命,那份情怀也在不断的坚定并且沉重。他说很庆幸自己能有这样历练的机会,如同修行一样,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在平凡中砥砺本心,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至于荒废。

于飞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经历的网络视频中真实出现的场景,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活动时,队伍乘坐的大巴穿过村庄,恰逢一所小学的放学时间,孩子们成群涌出校门,看见车里身着迷彩的他们,瞬间立正朝向他们敬礼,那一刻自豪与感动如同一颗石头深深堵在每一个战士的心里,成为一名军人的荣耀和自豪与日俱增。

回忆起大学生活,于飞经常想起与同学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班级拔河比赛时手被磨破,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等。他希望仍在校园里的学弟学妹能够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特别是小语种同学一定学好专业课,同时还要多多体验各种才艺和技能,提高综合能力。

(供稿单位:亚非学院,文:于飞、孙运增,图:于飞,审核:蓟光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