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外新闻

首页   >   西外新闻   >   正文

探寻革命圣地 传承红色基因——学校赴延安开展“党委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暨传承红色基因现场教学活动纪实

来源:   发布日期:2021年06月01日 08:44  点击数:

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秀美南泥湾,肃穆子长陵……延安是革命圣地,是革命者的精神家园。延安,铭记着中国共产党13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积淀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要求,5月28-30日,学校赴延安开展“党委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暨传承红色基因现场教学活动,校党委书记白黎,党委副书记王天平,副校长赵国华、李雪茹、吴耀武出席读书班活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大家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追溯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史,学习革命先辈崇高精神,汲取不断前行的力量。

初夏的延安,郁郁葱葱,充满着勃勃生机。28日下午,学员们来到南泥湾革命旧址参观学习,重温老一辈革命者在大生产运动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奉献情怀。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讲解员对一张张老照片背后故事的解读,把学员的思绪拉回到过去那个拿着锄头、喊着号子、垦荒种地的火红岁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随后,学员们集体观看了红色主题情景剧《延安 延安》。《延安 延安》以孕育了延安精神的历史真实事件为依托,呈现了红军长征到延安、红二十六军战斗、延安鲁艺艺术创作、大生产运动、日军轰炸延安、东渡黄河等历史事件,完整展示了党中央在延安13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科研处处长杨霞表示,“《延安 延安》融合了音乐、舞蹈、杂技和特技多种表演形式,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党中央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激励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奋进,也凝聚起我们投身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动力。”

29日上午,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来到子长市参观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和谢子长烈士陵园。学员一行首先跟随讲解员一起走进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纪念馆里的一张张照片、一把把椅子、简单的生活办公环境,无不诉说着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困苦、努力奋斗的革命故事。一座座窑洞、一间间旧居都记载了党的光辉历史和奋斗足迹。学科办公室主任潘秋玲谈到,“站在旧址上瞻仰革命圣地,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令人感受颇深。延安红色旅游景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从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

谢子长烈士陵园坐落在延安子长市瓦窑堡东北部的走马梁山脚下,四周白墙环绕,大门上镶着象征革命的红五星和镰刀锤头。全体学员面对子长陵肃穆站立,三鞠躬以示对革命先辈的悼念之情。在陵园的纪念堂里,镌刻着毛泽东给谢子长的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参观了谢子长革命事迹陈列展室、中央碑亭等,深入了解了谢子长将军投笔从戎、民呼青天、高原枪声、风雨兵营的革命故事。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先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切实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实践动力,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9日下午,党委理论中心组在延安学习书院召开“党委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活动由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副书记王天平主持。会上,中心组成员一同学习了1942年3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所作的《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全文。大家围绕报告内容,结合工作实际,依次交流了学习心得。

副校长赵国华谈到,“‘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延安人,每次回到延安我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13年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孕育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西外具有红色基因,我们要把延安精神凝练好、阐释好,在对延安精神的研究阐释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为推动学校立德树人提供精神力量。”“红色基因需要通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学习来传承。”副校长李雪茹谈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继承弘扬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在延安,我们找到了答案。学校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依然面临着诸多艰巨复杂任务,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越是到关键时期,党员干部越是需要有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我们要用延安精神滋养党员干部初心、淬炼灵魂,以昂扬姿态奋力谱写学校追赶超越新篇章。”

王天平在总结时指出,延安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学校党委此次组织“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暨传承红色基因现场教学活动,就是要用延安精神教育党员干部,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就是要通过学习,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更好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王天平强调,党员干部一是要保持学习热情,把党史学习教育继续抓紧抓实,确保学习不放松;二是要善于总结反思,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将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贯彻到推动各项工作的全过程;三是要立足岗位实际,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结合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精准补短强弱,强化“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弘扬“马上就办”的作风,凝集西外发展正能量,创新举措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个性问题和阻碍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30日上午,学校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以开展延安时期党史文献的译介研究和传播推介工作为重要抓手,整合我校学科优势与延安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优势,探索“多语种+党建”新模式,用多语种讲好中国共产党革命圣地的故事,进一步弘扬新时代延安精神。随后,学员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跟随讲解员了解了党中央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转战陕北13年的艰苦历程,大家全面学习了延安时期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探索、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全面从严治党内容,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的“源”动力。

在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一段段历史文字、一张张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实物、一处处历史遗迹无不诠释着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驱的伟大。回望学校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下的西部外语教育发展史。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开始为国家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人才。在近70年的办学治校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 培养了一批厚植家国情怀、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的国际化人才。

在延安鲁艺文化园区,一座西式建筑和山上一孔孔的窑洞,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延安鲁艺的繁华。80多年前,一大批革命青年坚持理想,创作出《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兄妹开荒》等一大批具有时代意义、影响深远的经典文艺作品,激荡了几代人的青春岁月。大家不时驻足观看,深刻感受着延安精神与革命历史的深重积淀。

为期三天的延安之行,学员们实地领悟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精神营养,每一位同志都有着独到的所思所感,在寻访中重温入党初心,在实践中承担新的使命,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和本职岗位深入思考,进一步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将此次所学所思所想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落实到学党史,跟党走,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具体行动中,以高昂的斗志、坚定的信念、丰富的学识、科学的方法、扎实的作风推动学校实现追赶超越,如期建成外语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以优异的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安外国语大学聚焦党的外语人才培养和传播中国声音两大使命,突出“多语种+”特色优势,始终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声势、见实效。

(供稿单位:宣传部;文\图:卢文博;审核:马少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