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位国际友人寄语中国”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与宣传部协同工作,组织部分长期在我国、我校工作、生活的国际专家教师参与了“寄语中国”视频录制活动,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年华诞。

来自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技术大学的的杜布阔娃老师是在1997年与中国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目睹了中国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叹“中国共产党施行的农村政策,使农村焕发了勃勃生机”,同时感觉到“中国的年轻人对国家的各项政策满意度越来越高”,她说:“共产党的领导人以身作则,亲自带头参与劳动生产的优秀传统,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等等,都让人心怀敬畏。我在中国山东、四川、新疆、黑龙江、北京、陕西等多个地方工作过,我还翻译过唐诗宋词等多部中文著作,通过这些游历和翻译,增进了我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理解。特别是我参与了翻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下)》(谢春涛著,福建人民出版社),《梁家河》,《中国共产党人》、《“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部著作为俄语,这些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了中国的伟大领导人习近平,正是有了习近平划时代的贡献,中国在今天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所取得的成就震惊全世界。”

土耳其语外教白宇新在寄语中说,2006年踏上这片陌生的土地,转眼已经快15年了,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从留学生变成一名老师,从只身一人到在这里组建家庭,从青壮年变成一位父亲,在这里扎根,这里成长,这种奇妙的感觉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从2012年西外开设土耳其语专业到现在,“我已经带过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我很骄傲也很自豪自己能够来到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体会中国的人文风情,见证中国的发展前进,我热爱这片土地”。

俄罗斯语外教列娜2008年暑假的时候第一次来到中国,一踏上这块土地就喜欢上了这个国家,决定要在这里继续学习、工作、发展。就这样,她在北京大学读了研究生对外汉语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西安外国语大学工作,当了外语教师。她在寄语中说,来到中国,我不仅看到500年的和几千年前的中国,最重要的,我还亲眼看到令人赞叹的现代中国。“除了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网络、医疗水平、教育系统以外,我非常欣赏中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乐于分享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精神,中国有效地并且高效地战胜了这次疫情,比许多西方国家完成的都要好”。
“我在中国,我不见外”,我校外籍教师用他们的亲身体会,见证中国的发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诚挚寄语,并表示将继续为中外教育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文:李兵、林竹;图:微宣工作室;视频:微宣工作室;审核:景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