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2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东方文学研究分会2024年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雁塔校区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四十余所全国高校和研究机构近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我校副校长党争胜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亚非学院副院长唐雪梅教授主持会议。

党争胜对出席此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讲到,东方文学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东方文学与其他文学形成了多元文化交流的美妙景观。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东方研究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希望学者们共同努力,推动首届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明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研讨会基本情况,向承办方西外亚非学院表示感谢。他结合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杜环的《经行记》等作品,表示文学作品既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外界,也能够帮助外界认识自身。

主会场发言环节,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东方文学”主题进行研究分享。学者们认为图像研究可以作为古代东方文学交流与文明互鉴研究的新方向,认为通过马哈福兹的《续天方夜谭》作品可以理解文学作品中善与恶的斗争,以约书亚的小说为例可以解读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和解,应加强对安达卢西亚女性诗歌创作艺术成就与贡献的研究。学者们还围绕阿拉伯女性诗歌及人工智能、诗歌与现实主义等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主会场研讨结束后,专家进行了点评,认为研究者观点新颖、分析细致,为东方文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后续相关研究开拓了更多学术空间。
同时在以“新时代东方文学与中国文学发展研究、东方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东方文学的交流研究、东方文学译介与传播史研究”为主题的两场分会场学术研讨中,学者们围绕中国文学外译传播影响、亚洲各国文学作品相互传播与深度解读等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专家在梳理总结时认为学者们的研究体现了跨国界文学之间的广阔性、跨文化多民族文学的共通性、跨古今时空文学的经典性,彰显了学会学术研究的国际性。

亚非学院院长马福德教授在致闭幕辞中表示,此次研讨会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取得了积极成效,将对东方文学深入研究产生积极意义。
(供稿单位:亚非学院٠区域国别学院;文:孙运增、黎晨佳姿;图:谭瀚维、张乙涵;审核: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