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外新闻

首页   >   西外新闻   >   正文

跨越十年的缅怀:我校举行让·德·米里拜尔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活动

来源: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0日 20:30  点击数:

十载光阴荏苒,深情缅怀如初。10月10日上午,让·德·米里拜尔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暨缅怀活动在我校雁塔校区温情举行。先生亲属、法国友人、生前挚友与我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追忆这位“中国好人”的崇高风范与不朽精神。活动由副校长邓滢主持。

座谈赠书:追忆风范,传承友谊

纪念活动在温馨的座谈赠书仪式中拉开帷幕。校党委书记刘振涛在追忆中表示,让先生以渊博学识与高尚品格赢得了全校数代师生的敬爱,其“西外”情怀令人动容。“他的教育理念已融入我们的办学传统,他的人文精神已注入校园文化,他的国际视野持续指引着我们的办学方向。”

先生的挚友、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陆栋教授回忆了与其共事的岁月,称赞让先生是一位“从来只为别人考虑”的人,为学校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其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铭记。

亲属代表德·舍务隆·维莱特先生感谢学校对先生在世期间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料,对我校建立“让·德·米里拜尔纪念馆”致以诚挚谢意,让他生前的遗物和手稿得以保存,使得这种跨越世代、跨越文化的情谊得以传承。他称先生是一座连接中法的桥梁,其个人所象征的真挚情谊在今天尤为珍贵。

法国作家厄玛努尔·德拉格朗日在发言中感谢我校去年向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热情周到的接待,让她能够全面地了解让先生在西外的教学事迹与生活经历。她解读了这一年撰写出版的传记《让·德·米里拜尔——中国的探险家》,表示这本书不仅是对先生生平的忠实记录,更是对中法友谊与人类博爱精神的深情歌颂。

让先生的故交赵成勋、学生贾振范、耿强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与先生跨越几十年的深厚情缘及其感人至深的善行义举。欧洲学院法语专业学生在发言和歌声中深情表达了自入校门便受先生崇高精神的感染,从此树立了深耕学业、致力于中法友好事业的宏伟志愿。这一切,共同勾勒出一位立体而真实的“中国好人”形象。

德拉格朗日女士在仪式结束后,向我校赠送了《让·德·米里拜尔——中国的探险家》,刘振涛代表学校回赠以中英文版《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

碑前追思:寄托哀思,赓续精神

缅怀仪式在苍松翠柏环绕的让·德·米里拜尔纪念碑前庄严举行。欧洲学院法语专业学生以一首深沉优美的法语诗朗诵《大地与星辰》,表达了对先生无限的追思。

刘振涛在碑前缅怀致辞。他表示:“十年来,西安外国语大学从未忘记这位可敬的师长”,并动情地说:“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还是在平凡生活中传递善意,他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融入这片土地,成为真正的西外人、真正的西安人。”他鼓励师生们将先生的精神化为前行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明交流,让这种跨越国界的大爱在新时代里持续发光、发热。

德·舍务隆·维莱特先生再次代表亲属致谢,他说,先生逝世后,贵校特意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今天,我谨代表我们家人,在此表达对中国人民无尽的敬意,以与他生前日常相处的中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愿这场仪式成为这一情谊的象征!纵使人生多变、文化有别,愿他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成为我们共同珍视的财富。

仪式最后,全体来宾与师生缓步上前,向纪念碑敬献鲜花。一束束鲜花寄托着绵绵的思念,也象征着先生博爱、奉献的精神种子,在新一代西外人心中生根发芽,薪火相传。

(供稿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学院;文:刘志峰;图:宣传部·新闻中心;审核:樊花、张世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