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纲:“美国化”代表了19世纪晚期以来欧洲知识界对美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想象,也是美国价值观念在现代性语境中对欧洲社会的反向文化殖民。“英国性”是英国社会定义自我、界定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在20世纪初英国衰落、美国崛起的历史背景中,“美国化”与“英国性”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矛盾与思想张力,两者始终处于双向重塑的互动过程之中。切斯特顿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英国文坛,他的随笔聚焦于变迁时代的社会失序与精神失衡,深入当时英国社会的生活场景,围绕“美国化”与“英国性”所关联的大众文化、生活方式、消费社会、进步叙事、文明进程等社会热点话题展开了富于思辨性的批判,在历史事件、公共生活与社会情绪的碰撞中表达了对于共同体建设的深入思考。
专家简介:胡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02年师从殷企平教授攻读英国文学,2006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湘潭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湖南省普通高校外语专业教指委副主任,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学科带头人,湘潭大学特聘岗位教授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英国文学与社会变迁、英国历史与思想进程研究。